《金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6-28 12:17:21 阅读:

《金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剑湖实验学校   尤玉囡

《金子》是一篇励志小故事,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金子”,所以我想以文本为载体,以朗读为桥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宗旨,积极主动地挖掘课堂中的闪光点,让孩子在语文课上也能不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关键词句,悟人物品质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和淘金者的对比,感悟彼得的“勤劳”和“智慧”。告诉他们体会人物的形象,首先要找到有关描写人物的句子,然后在句子中去寻找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反复阅读和揣摩。学生通过“蜂拥而至”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淘金者的数量之多,“一无所获”则能感受到他们失落的心情。淘金者的“扫兴离去”,彼得却留下来种花,通过对淘金者的分析指导,对于彼得的讲解就容易多了,孩子们根据关键的词句,逐渐从课文中感受到彼得不仅勤劳,而且还是个充满智慧,执着坚持的人。

二、想象画面,走进人物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彼得的“勤劳”,在课堂学习时,让他们根据图片进行想象,理解彼得的“全部精力”。让他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彼得的辛劳也有了同感。

三、拓展延伸,挖掘“真金”

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孩子们知道了彼得的“真金”不是那含金量高的金子,而是勤劳,智慧,是成功的秘诀,是想要获得财富需要通过自己辛勤地付出。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比作金子,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金子”,并且潜意识中有为“金子”奋斗的信念!

但是这节课中仍然有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答案要给予正确或错误的信息,不能模棱两可。还有对于整节课的时间分配还有待加强,最后拓展环节时间过多,应把重心放在道理那块。本文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内涵比较丰富,道理比较深刻,因而需要我们教师巧妙设计,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完成一趟精神之旅。所以我想自己以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附件

  • 上一篇:三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
  • 下一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