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理论学习
栏目导航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王超颖2023.5)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王超颖  发布时间:2023-05-03  浏览次数: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姓名

王超颖

时间

 

2023年5月

主题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何为历史主题教学?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 认为:“从语义分析,主题是指研究或讨论的内容的中心思想……就是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基于历史主题的教学就是历史主题教学。”[1]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就是以某一中心思想为指引,通过对主题知识的整合与构建,帮助学生从横纵两个方向把握知识,从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主题式教学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缺乏时空断层的不足,把碎片化的历史拼接起来,以主题引领,让学生感受历史发展的动态,体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而把握历史规律,理解在时代环境下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进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主题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而且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2]本文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探讨主题式教学的应用。

  一、基于课程标准与课程解读确立主题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南,主题的确立要基于课程标准。如何确定教学主题?首先,概括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核心词,并以此为主题。其次,在紧扣课程标准与回归教材的同时, 紧紧地把握时代的主题,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辛亥革命》一课的课程标准为: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探索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课首先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揭示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讲述武昌起义的全过程、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等内容,展现了革命浪潮之下民主化的曲折进程,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最后剖析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局限性和教训。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理解认识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思想实践的特点;通过辛亥革命后革命的困局、革命的破局感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2.时空观念: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把握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

  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后人研究评论性材料,解读印证辛亥革命的特点、意义,阐述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帝制的终结、建立民国的艰辛。

  4.历史解释: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解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主观性,历史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认识辛亥革命所反映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对课程标准内容的解读,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本课教学主题为:“ 辛亥革命(民主觉醒)---民主风雷醒神州。此主题的结构特征突出两点:一是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二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一个里程碑重大事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独立富强的中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

  围绕本课主题设计三个小主题:

  道路之醒---民主风潮涌神州

  制度之醒---民主国家行宪政

  思想之醒---民主理念得传扬

  二、创设历史情境,引入主题

  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环境。回归历史,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时代环境、理解历史人物的抉择、在心灵上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本节课创设历史情境如下:

  导入新课:1912年,也就是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年,曾有一位外国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能永远也没有人能够完整而准确地讲述1911—1912年发生的这场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这就使得任何一个人想要追踪报道从去年在武昌爆发并持续到目前为止的这场革命, 而且报道准确,范围广泛,同时还要从中得出富有政治性和国际性的见解,都是不可能的。”  ——【英】埃德温·丁格尔著.《辛亥革命目击记》

  时隔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头考察这场革命,要作出“完整而准确地讲述”,似乎更加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典型史料,从历史的角度,考察20世纪初期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状况,进而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的进程及意义。

  请同学们思考:问题1:武昌起义爆发后,为什么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发展如此迅猛,导致清朝顷刻瓦解?

  问题2: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不在国内,两个多月后从美国回来,为什么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什么没有举行阅兵式?

  问题3:对于清帝退位和孙中山让权,你怎么看?

  通过类似的历史追问,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温度”,可以拨动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从开掘相关史料出发、从具体史事的表层表象出发,调用系统思维、辨证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找到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历史解释,最终整体有效地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难点,为此做了以下情境创设,让学生从梁启超所说的两种“自觉精神”中体会本课的大概念--民主觉醒。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这回革命,……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为什么要纪念这个意义?为要我们把这两种自觉精神,越加发扬,越加普及,常常提醒,别要忘记。——摘引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教师引导学生在时空背景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把辛亥革命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考察

  辛亥革命打倒帝制,实现共和,中国成了亚洲首个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1912年,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只有法国、美国和中国。从近代化发展角度看,当时国际社会中,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中国首先推翻帝制,对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2)把考察视野扩展到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你有哪些新的启示?

  辛亥革命之前,联系《辛丑条约》,思考: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时,清王朝考虑的是什么? 那个政权是否还能够依靠?这实际上就是当年辛亥革命亲历者们最直接体验到的一个感受。辛亥革命之后,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这次革命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的现代化,都起到了为中国进步启动闸门的作用。

  引导学生依据典型史料,基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实际,从多个视角考察,如从现代化角度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与意义;将其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考察,扩展到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中,阅读梁启超有关辛亥革命的纪念讲演或讲话,体会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站在百年后的今天来看,可以肯定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而且是20世纪以来中国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的起点和基础。辛亥革命所强调的主题——统一、主权和国家强盛以及民主和社会正义的理想,构成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新传统。

  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中国在这一时期,尽管有两次复辟,但是共和政体最终被保留下来,这说明什么?(君主制在中国彻底退出政治舞台,民主共和思想日渐深入人心,民众的思想解放)?议会制度为何在当时的中国,总被执掌中央政权的北洋军阀所抛弃?在所有这些现象背后,你认为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缺乏民主共识;国内外军事威胁;武力至上;政治文化缺失;经济落后;农民社会;宪法缺陷;道德失败;政治家贪权;帝国瓦解)?

  在师生对话结束后,教师可做深度引领: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辟了新的前景。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都动摇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中国这个转型却进行得异常艰难,因为有外来的侵略和干涉,因为有保守的民族主义,因为有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因为有人情、地域、派系、权谋的人际交往范式,在强大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民主之间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平衡点。[3]那么中国如何找到社会转型的正确之路呢?展示下面的材料: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1922年·孙中山

  从帝制到共和,这是一次旷古未有的尝试,革命先驱们为了世界之林能有中华一席之地,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最终并没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曾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至此,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的一系列探索都没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们也明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也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对此有进行了反思,有如下的评价,他从以欧美为师,转向了以俄为师。而中国也孕育了新的力量——无产阶级来领到中国的革命。

  通过以上基于情境的设问、基于内容的串问、基于重点的设问等不同形式的问题,试图“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师生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历史的真相和本质”

  三、梳理时空线索,深入主题

  时空观念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观念和关键基础,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中理性思维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时空观念能够为历史知识学习建构一个知识框架,掌握历史时空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时代特征,站在历史时代角度去审视历史,增进历史情感,为其他核心素养落实奠定基础。

  教师展示本课整体史实脉络,揭示本课主题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预备立宪、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北和议、清帝退位等。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

  四、构建问题导向,突破主题

  通过对历史大环境及时空观为线索的史实梳理,学生初 步形成对主题内容的了解和认知。然而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对主题的突破最终还是要依靠历史材料的呈现和解读。基于主题 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探究一 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特点。

  思路提示:吸收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材料二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当时中国所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的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思路提示:(1)三个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生富裕。(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问题探究二:评析《临时约法》

  材料 第一章 “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西方民主政治的知识,从主权归属、人民权利和权力制衡三方面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维护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的?

  请学生将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第一、二条比较,说说两者区别。从中进一步看出从专制到“民主”的进步,体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变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权威和最大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从 “臣民”到“公民”的变革: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民主权利。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专制独裁。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的一座丰碑。

  3.你认为怎样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才是客观、全面的?并简要说明。

  通过研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获取有效信息并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本课学习重点,应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角度去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问题探究三:评述辛亥革命成败

  材料一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级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这足以称之为中国的‘光荣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1912年2月16日)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理解。

  材料二 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把自秦始皇两千多年以来的‘帝国’变为‘民国’,就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也触动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个。从此,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谁敢帝制自为就成了人人讨伐的对象,谁还拖着辫子、 抱住老皇历就成了可耻的封建余孽。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2.简析材料二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看法。

  材料三 “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

  3.指出材料三说辛亥革命“成功”“失败”的表现。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具体成果的表现。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人们对辛亥革命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

  围绕本课核心知识,设计三大核心问题,形成一个逻辑链,学生在研讨活动中,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辛亥革命”整个学习主题的探讨和认识。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及局限性既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使用典型史料,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的进程,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辛亥革命的意义。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并将主题转化为问题,让学生逐一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学习目标,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教师在主题式教学中,应合理发掘和整合课程 资源,以主题为导向,建立历史课堂知识的主干,引导学生对历 史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历史脉络,体悟内容所呈现的时代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有所思、有所想,从而有效达成历史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牧航.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 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J]. 中学历史教学, 2011(4):112-115.

  [2]林庆昌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 以《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 广西教学2020.9:130-131

  [3]包刚升:《国家重建、组织化暴力与政治转型—— 1911—1937 年中国民主转型为什么会失败?》《复旦政治学评论》2013 年,第十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