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教学案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6-28 12:15:04 阅读:

《剪枝的学问》教学案列

剑湖实验学校  尤玉囡

《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9课,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我”三进桃园的所见、所闻、所悟娓娓到来。

教学片段:

师:看着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非常不理解。(板书:一脸疑惑。)

(出示句子:“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生自由读句子, 指名读)

师: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指名读,要求读出“我”着急、疑惑的语气)(生齐读)

师: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

(出示句子: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师:这根枝条不剪行吗?

生:不行。

师:再读读,读出不剪不行的语气。

(指名读,生齐读)

师:你别看这几句话简单,这可是王大伯种桃多年的经验,也是王大伯剪枝的学问啊!(在课题中“学问”下面加圈)所以王大伯在说这番话时是“笑”着说的,你从这个“笑”字,能体会到什么?

生:王大伯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剪错。

生:王大伯对剪枝很有信心。

生:王大伯胸有成竹。

生:王大伯说话时很自豪。

师:那老师请你读出王大伯说这话时自信的语气,同时想想如何将王大伯的笑表现出来。

(指名读,评价,生齐读)

师:王大伯剪枝的动作是那么熟练,说话时又是那么自信,真是慧眼识“枝”,经验丰富。

师:“我”虽然了解了王大伯剪枝的原因,但“我”仍然——(板书:将信将疑)

师:你相信王大伯的话吗?为什么?

生:我相信王大伯的话,因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生:因为王大伯家树上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所以我相信王大伯的话。

师:有没有同学怀疑王大伯的话的?说说为什么。

生:桃子是靠枝条长出来的,枝条多,长出来的桃子也就多,而现在把好好的枝条剪掉,怎么能结出桃子呢?

师:作者和我们一样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老师想请你们分角色读读。(同桌练读,指名读)

教学反思:

本课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剪枝的学问”所以,在此教学案例中,我抓住了重点段进行分析,在品读2、3自然段我设计了核心问题,感受到“我”疑惑的心情时,抓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这一问句,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朗读训练,深入挖掘“笑”的意蕴,让学生体会到王大伯的经验丰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朗读、品味,寓理于读,在读中明理。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从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本课内容较简易,主要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附件

  • 上一篇:以形助数,让算理理解更清晰
  • 下一篇:9《剪枝的学问》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