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教学案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06-28 11:17:50 阅读:

识字2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教者:杨真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再加上元宵花灯图、中秋月饼图)请学生看图,说出这代表了什么节日。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春节 端午 元宵 中秋 窗花 龙舟 花灯 月饼

2)认读“宵、饼”,读准“饼”的后鼻音。

3)学习“舟”。

①指名读“舟”,读准翘舌音,积累“一叶小舟”。

②(出示:古文字“舟”)“舟”是象形字。く像一条船,两边像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

③指导书写“舟”,注意从竖中线起笔,横压横中线,两点要对齐。

2.祝贺你们顺利通过《最强大脑》中的游戏。其实这四幅图都描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2传统节日)

1)认读课题

2)传统就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比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还知道有哪些东西是世代相传的?

提示:诗词、成语、谚语、服饰、食品、节气等。

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将课文的插图与课外补充的图画有机地整合,实现了文本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补充)

二、整体感知理节日

L.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儿歌里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请你一边读,一边用“一一”画出来

2读儿歌

1)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读课文要点:读准“大街小巷、乞巧、祭扫、艾香”等较生的词语

3.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清明 乞巧 重阳

2)教师读节日的名字,学生读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3)同桌合作,一个说节日,一个读课文

三,分句朗读,走进节日

1.你能说说这些节日分别是在哪一天吗?

提示这些节日都是按农历来计算的,再次呼应“传”一词的意思你能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些节日排序吗?与课文对照着读,你有什么发现?

提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这些传统节日的

2.那课文的最后一句写的也是春节,这样不就重复了吗?

第八句话再次回到新春佳节,与第一句话首尾呼应,表示春节又至,年复一年

3.在不同的节日,人们都会做不同的事情,你能从儿歌中找出来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祭扫 相会 秋、赏菊、 团圆 放鞭炮 粽子 艾草

1)了解“”。学习“祭”,借助古汉字,告诉学生,左边是肉,右边表示手,中间像祭台。再出示祭把和祭扫的图片,或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理解“”的意思

2)了解“相会”。教师或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相机理解“乞巧是希望像故事中的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3)了解“踏秋”。因为春天、秋天气候适宜,所以人们一般选择这两个季节出门游玩,正好就对应了踏春(也叫踏青)和踏秋。
4)学习“团圆”。拓展“团团圆圆”
指导书写“团”。注意笔顺:先外面,后里面,最后封口。
(设计意图:儿歌线索清晰,节奏明快。教师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遍又一追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到课文中发现信息,重组信息。同时教师随文识字,并且适度拓展,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向)
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儿歌读完了,我们一起来对对子。
1)老师说日期,学生说节日。例如:正月初一是一春节。
2)老师说动作,学生接物品。例如:春节到,贴一一窗花,放一鞭炮
2.指导写字:舟、贴、街、艾、团
1)(出示:舟)观察横中线和竖中线,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书写时关注第一笔撤从竖中线起笔,长横压横中线。
2)(出示: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换一换:贴一站、战、粘、帖)
指导学生书写时关注左右等高等宽
3)(出示:街)指导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结构。
提示: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避让。
4)(出示:艾)指导学生用画辅助线的方式发现这个字上紧下松
5)(出示:团)你还学过哪些国字框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顺。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学生写完后,及时点评反馈。

 

附件

  • 上一篇:9 枫树上的喜鹊
  • 下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