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理论学习
栏目导航

历史主题教学的思考(吴彩虹2021.11)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王超颖  发布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姓名

吴彩虹

时间

2021年11  月

主题

历史主题教学的思考

 

 

 

 

 

 

                 

 

 

主题教学,即以一个主题切入教材,把相关的历史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专题,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一、历史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每节课都应有一个主题。

1.历史学科的特点使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1]可见历史教育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落实到课堂上,传授历史知识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历史知识中掌握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才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历史主题教学能够有效地达成课程的目标。

2. 高考历史命题的导向

历史高考命题的主题特点非常鲜明,如2014年广东卷就突出了两大主题:

一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包括奴隶制文明的优秀成果,12题的宗法制、19题的罗马法;封建专制文明的弊端,14题的内阁制;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出现,16题的辛亥革命、22题的德国民主;无产阶级对文明的追求,21题的共产党宣言、17题新民主主义论、18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通过这8个题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展现给了考生,简直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政治文明发展史。二是物质文明的演进与发展。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形态,13题的井田制、38题第1问小农经济;也包括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38题第2问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39题第1问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还有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20题经济形态的转变、23题贸易自由化、38题第3问马歇尔计划、39题第2问“焦虑的年代”;甚至还将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文明也囊括进来,39题第2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的10个题接连起来,将物质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展现给了考生,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高考是指挥棒,高考的主题命题导向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紧紧抓住这一趋向,才能有的放矢。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单个的。如果抓住历史主题进行复习,将会极大地提高效学习率。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往往也是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正如特级教师、海南三亚市教研室主任傅元根老师所说:“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2]在教学主题的引领下,资源的开发、重点的确定、材料的使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有了中心,课堂教学就有了灵魂,对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提高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

二、如何确立历史主题

课堂教学的主题必须根源于知识之上,不能超越教材、超越学生认知水平。主题的确立要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如知识性、学科性、时代性、学术性等。

1.从课文内容中确立主题

教材编写者把一定的知识放在一起,这些知识往往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抓住这些知识,把握其本质特征,从中归纳和提炼出主题。

如人教版必修I第13课《辛亥革命》第一目“武昌起义”。这一内容占全课内容的三分之二,无疑是这节课的核心所在。教材介绍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等,而武昌起义的叙述却不足80个字。可见教材编写者重点在于揭示自1894年以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与武昌起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此,可以把这一部分的主题确立为“武昌首义”,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填写下列的表格

图片1.png

 

表格以纵向时间轴为核心,串起所有事件,并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表格中的第一部分围绕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从辛亥革命的概念、过程、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入手,最后落脚于武昌起义的特点:事发偶然却有必然性、仓促起事却迅猛异常、高歌凯进却潜伏危机。

2.从知识的逻辑关系中确立主题

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历史学习就是要找出他们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并利用这种逻辑关系设计出一个主题下的“一连串主题”,这样能让学生建立起历史的纵横联系,还原历史的全貌。

如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间不长,但事件繁多、知识庞杂、内容重要,学习难度较大。这个时期的历史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很多的说法,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深化,中国近代化的孕育、启动和发展,民主革命的兴起与高潮等。这些主题都是可行的,都能够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趋势。

西安中学郭富斌老师把这段历史的主题确立为“走向共和:世界政治潮流中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3]。这个主题本身是个老话题,并没有多少新意。出彩的是他把这段时间内的一系列大事都放在这个主题下,设计出了一连串的以“梦”为话题的小主题。如,鸦片战争——天朝梦的破灭、太平天国——天国梦的破灭、甲午战争——帝国梦的破灭、八国联军战争——古国梦的破灭、辛亥革命——王朝梦的终结、五四运动——民主梦的觉醒。这个设计非常新颖,从近代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入手,步步推进,还原了历史真实,既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又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今天的中国梦。

3.从时政热点中确立主题

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过去的知识,还要服务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历史照亮现实”,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从现实出发,关注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是确立历史教学主题的有效途径。

如人教版必修 I 第 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包括美国独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1787 年宪法的颁布、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是美国独立后国家政权的建设,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北方与南方、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矛盾,最终确立的是联邦制、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和两党制。当年这一帮“草莽”开创的美国宪法迄今还在使用,美国的这一制度也成为今天为止较为成熟的一套制度。“从一个侧面说明权力是被关进了笼子里的。美国宪法是西方文明的结晶,起草宪法的那些精英们都熟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经验和教训,都熟悉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启蒙思想。”[4]立足现实,反思各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都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呢?因而本课的主题可以确定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反映了当年美国宪法的精神内涵和联邦政府的制度构想,也很符合今天中国大力反腐、设立宪法日、加强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如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有效结合,教学就不再是低层次的知识重复和枯燥的理论说教,课堂教学也就上了一个层次,达到一个新境界。

4.从学术研究成果中确立主题

学术研究始终走在前面,教材编写明显滞后。这就需要老师引入一些学术成果,还学生一个真实的历史。所以在确立教学主题时,有时也需要从学术前沿出发,寻求不一样的东西。

如人教版必修I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主要叙述了战后美苏对立及对世界的形势影响。教材编写者更多地将责任推给美国,这实际是不客观的。“冷战不是美国一方挑起来的,苏联的扩张也是诱发原因。冷战的起因是这节课的关键点。是双方都有责任,还是美国称霸所致?历史老师应该直面史实,不能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5]早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就达成了共识,共同承诺帮助东欧国家“通过自由选举成立关心人民意愿的政府”,但战争后期斯大林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将自己的制度强加给东欧。1946年2月斯大林在演讲中公开表示,现代资本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号召人民准备新的战争。这个演讲显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合时宜的,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对铁幕学说和遏制理论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6]基于此,可以把本课的主题确立为:“要交流不要交战,要和解不要误解,要对话不要对抗,要信任不要猜疑”。

这个主题既巧妙地化解了冷战的起因问题,总结了冷战对立中的经验与教训,有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实现了主要教学目标,也提升了教学境界。

总之,历史教学中确立主题,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更是对中学教师的一项挑战。立足教材,准确把握事件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联系现实,深刻理解知识中蕴涵的时代价值;关注学术,密切跟踪研究中出现的史学观点,这些都有助于确立历史教学的主题。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傅元根:《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新探索——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教学问题探讨》,《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

[3]郭富斌主讲:《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难题与破题》,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课程,2014年10月。

[4]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57页。

[5]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第112页。 齐世荣总主编、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46页。

——载于《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06期第36-38页